作业设计与质量评价改革学习心得
精心设计的作业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小学生的作业设计则应适应不同学生的智力特点和表现形式,保护和引导不同类型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前瞻性作业、自选性作业、发展性作业、合作性作业、整理性作业、实践性作业、研究性作业。通过一定量的作业练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促进学生思维和身心和谐发展。
作业是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学好一门学科不可缺少的实践性活动。精心设计的作业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通过一定量的作业练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促进学生思维和身心和谐发展。
以前,多数老师的作业设计尚局限于巩固和掌握知识这一目标上,机械重复作业太多。我记得我们读书时,家庭作业就是当天的课堂作业,学生作业负担太重,作业内容单一,形式比较呆板,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的培养。而我认为小学生的作业设计则应适应不同学生的智力特点和表现形式,保护和引导不同类型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为学生实现自我、表现自我、超越自我提供平台,留出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
随着教学改革的开展,前年,我校开始进行小学生自主学习课题研究。在这两年的探索和实践中,我总结出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
一、前瞻性作业
所谓前瞻性作业,就是预习的一种方式。这种预习作业区别于以前老师指令性的预习作业,不是机械地看书、抄写概念。前瞻性作业是让学生自主地预习课文,从文本中去探究新的知识,把自己感到有疑惑或者弄不明白的地方作好记号,提出质疑,然后能根据预习初步解决浅显易懂的习题。
二、自选性作业
自选性作业是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水平和学习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并具有挑战性的习题。学生的自身特点和掌握知识水平不一样,“一刀切”的作业形式显然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作业需求,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传统的作业设计,往往使成绩好的学生感到“吃不饱”,而对于那些学习感到吃力的学生,明显压力过大。自选性作业设计,针对学生的差异,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和能力层次,在作业难度上体现多层梯度,在作业形式上体现多样化。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和形式。作业分层次设计,学生自主选择,让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既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近两年来,我们对待优等生,要求其完成课堂作业外,适当引导他们多去接触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培养他们敢于向高难度挑战的好习惯。而对于学习吃力的学生,我们就降低作业难度,减轻作业量,让他们也能有热情地完成作业。这样,将作业设计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多为比较简单的巩固性的作业,第二层次稍增加难度,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应用,第三层次是对知识的拓展,题型灵活,偏重于想象、运用、创造性。
三、发展性作业
课本上的知识是最基础的,掌握书上的知识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书上的知识都掌握了并不意味着问题都能解决,往往实际问题都是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的,是在这些基础上加深的。对课本知识的拓展性训练,是对知识的延伸,对技能的拓展。照顾优等生,并不是从奥赛书上选几道题来做。盲目的选出几道题,只是从另一角度增加知识点,加大学生学习负担,对学生技能培养并没有起到作用。只有对当天新课知识或者最近学习知识加以拓展,才能巩固学生的学习。近两年,我上毕业班,经常在早上用小黑板出一道或有趣味的,或有难度的习题给优等生们课外探究。
四、合作性作业
对于作业,过去过分强调独立思考。在创新教育、自主学习的改革中,也倡导合作学习。布置一些作业,学生可以同同学们一起完成,也可以在与爸爸、妈妈的合作下完成,甚至还可以同老师一起完成。
五、整理性作业
整理性作业通常是每学习完一个单元,将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同类的进行归纳,易混的进行比较。特别是六年级学生在总复习时,对小学阶段的知识点,通过编辑法、图示法、列表法进行系统整理,使课本由厚变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
六、实践性作业
实践性作业是一种体验性学习,可以是老师明确的,也可以是学生自主选择的方式。实践性作业通常是利用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到生活中去运用。
七、研究性作业
研究性作业是让学生把自己在平时观察到的身边的数学知识,学习中发现的数学规律、解题中的新方法,某些运算法则、公式的新的推导方法,对某个知识点产生的疑问等及时做好记录、分析、交流、评价,写成数学小论文,数学小发现、数学小故事等,甚至还可以办数学手抄报。这样的训练,激发学生内在的智力潜能和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更好地促使学生接受知识,并进行再创造学习,培养他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学习习惯。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