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时间:2025-03-26 08:38:24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此文共13909字]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二章、一元一次方程:

2.1 从算式到方程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方程,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2.通过“列算式”和“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感受方程是应用广泛的数学工具;

3.初步学会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渗透建立方程模型的思想;

4.经历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树立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品尝成功的喜悦,增强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

1.了解什么是方程、一元一次方程;

2.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难点: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

同学们,大家小时候一定都说过儿歌吧?那么这一首儿歌你一定说过(屏幕出示):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现在,我们就来“比一比,说儿歌” (屏幕出示)。要求是:以这样的速度说(师说一段),不能说错或停顿,如果停顿或者说错了就立即停止。规则是:每一大组各派一名代表,看谁说得又快又好;第一大组,谁来?其他同学可听仔细了。(进行比赛)

我们知道,这是一首永远也说不完的儿歌,你能不能想个方法用一句话把这首儿歌说完呢(屏幕出示)?(根据学生回答,说出“x只青蛙x张嘴,2x只眼睛4x条腿,x声扑通跳下水” )(屏幕出示)

这样,我们用字母x代替了具体的数,就用一句话代表了所有情况,使问题变得方便、简捷。

二、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同学们都挺喜欢吃巧克力吧!假如你妈妈从文峰买了42颗你最喜欢吃的巧克力,你准备怎么处理呢?

好东西要与好朋友分享,对吧?如果你和你的好朋友一人一半,你分得多少呢?我们也不能忘了孝敬长辈,假如分给奶奶的是分给你的2倍,那么你分了多少颗?

如果还要分给爷爷,且分给奶奶的不变,还是你的2倍,分给爷爷的比分给你的1.5倍少3个。此时你又分得多少颗?(让学生自己回答出两种解法——代数方法和算术方法)

2、刚才解决这个问题时,两位同学一人用了列算式的方法,一人用了列方程的方法(屏幕出示)。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共同来研究“2.1节从算式到方程”。

3、什么是方程?同学们还记得吗?请大家回忆一下。、

4、刚才的问题是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的请举手。

确实,方程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好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巧克力问题,1、让学生认识到列方程也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个好方法,甚至有时比算术方法要简单,2、引出方程的概念)

三、呈现问题,自主探索

1、请你用算术方法或列方程解决下列问题:

每一道题你都可以选择用算术方法还是列方程解决,只要想到方法的就到黑板上来写,不需要举手,如果列算术请写在左边,如果列方程请写在右边。

注意:我们这一节课只研究根据实际问题列方程,怎样从方程中求出未知数,我们以后会深入讨论。所以,今天的问题都只要求同学们列出算式或方程,不需要求出结果。现在开始。

2、学生自由到黑板上写

3、现在请各位同学解释一下自己的方法。(学生在座位上回答,教师适当提醒学生说出等式两边的含义和列方程所依据的相等关系。针对解题格式上的问题加以提醒。)

统计每道题用算术方法和用代数方法的人数。

4、通过解决刚才的这几个问题,对于做一道题时,是选择列算式还是列方程,你有什么感想?(生答)

其实呀,方程确实是一种应用很广泛的数学工具,在现实生活中有好多好多的问题可以用方程解决。下面我们不妨来试试看。好吗?

(设计意图:通过几道例题,1、让学生初步学会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

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2、渗透建立方程模型的思想)

四、巩固练习,提高发展

1、现在我们就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请拿出学案纸,完成第一大题。要求是:(屏幕出示)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同样不需要求出结果。

2、学生独立完成。

3、哪位同学来讲讲你做的第一题,说说你的解题思路和过程。

4、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发现利用方程解决问题要经过哪些步骤呢?

先设未知数,然后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这样,就将实际问题转化成了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继续学会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五、合作学习,开拓创新

1、我们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今天,老师在来滨江初中的过程中,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

汽车匀速行驶,7:00从实验初中出发,7:30途经常青初中到达滨江初中是7:50,吴庄在常青初中、滨江初中两地之间,距常青初中6千米,与滨江初中的距离是总路程的,问实验初中到吴庄的路程有多远?

现在,就请大家运用你所掌握的知识、方法,结合线段图解决它。

请拿出学案纸,看第二大题,只需要列式,并说出理由,不需要求出结果。请大家先独立思考,然后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互相讨论,看看谁想到的方法多。现在开始。

2、学生完成

3、学生展示不同的方法。

(设计意图:改变书上的引例,把它换成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鼓励学生探索、合作、交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交流收获,归纳总结

各组同学都积极开动脑筋,想出了各种方法解决问题,看来同学们今天都是“学有所获”,我们共同来对今天的学习活动作一个总结与回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七、课后作业,拓展视野

1.必做题:阅读课本第72页“阅读与思考”;完成课本第75页第1题,第76页第5、6题。

2.选做题:课本第74页第10题。

第二篇: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式的加减》练习复习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复习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6页,整式的加减单元复习。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对本章内容的认识更全面、更系统化。

2.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章基础知识的理解以及基本技能(主要是计算)的掌握。

3.通过复习,培养学生主动分析问题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本章基础知识的归纳、总结;基础知识的运用;整式的加减运算。

难点:本章基础知识的归纳、总结;基础知识的运用;整式的加减运算。

四、教学方法:

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 ……此处隐藏10056个字……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国一百年目标)

5、实现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在现阶段,我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也就是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

6、我们的衣、食、住、行、用等都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7、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发展有不平衡的小康。

8、在21世纪的头20年,党领导全国人民,集中力量,同绘小康蓝图,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即全面小康),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建党一百年目标)

9、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人有责,人人受惠。

10、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

11、和谐社会,人人共享;促进和谐,人人有责。

12、我们要努力做到自身和谐、家庭和谐、学校和谐、社会和谐。

第二框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

1、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几千年来,正是依靠这种精神才历经沧桑而不衰,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艰苦奋斗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身上,继续发扬光大。

2、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必须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

3、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创业实践需要创业精神的支持和鼓舞。要不断追求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就必须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精神不是某个时代所特有,而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同在的。

4、艰苦创业在不同时代有不同内容。艰苦创业精神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一种思想境界,无论什么年代,都被人们视为成就事业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美德。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在新时期,推进现代化建设,更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尤其是开拓创新精神。

第十课选择希望人生

第一框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

1、理想的含义:理想是我们在学业成就、未来职业、道德人格甚至家庭生活方面追求的目标,代表着我们对生命的一种盼望,反映了我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人生,就是立足现实,不断追求各种具体理想的历程。

2、理想的重要作用:理想指向未来,表现为奋斗目标,对人的行为有导向、驱动和调控作用;理想能激励我们不断超越自己。

3、由于外在环境和自身条件的局限,理想和现实之间总会有些差距。

4、理想实现的途径:需要对人生作出规划;并在适当时候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要脚踏实地、全力以赴;要不断增强自身能力,提高自身素质;要不屈不挠、坚持不懈。

第二框理智面对学习压力

1、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即为理想的实现打基础。在学习中感受到压力是正常的。

2、学习需要适度的压力:适度的学习压力可以激发我们的干劲和潜能,使我们表现得更积极;过度的学习压力则会使焦虑不断增加,影响学习效率和已有水平的正常发挥;学习没有压力,可能会使我们非常轻松,也有可能使我们失去动力,止步不前;我们要在现有的基础上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自觉适度加压,增强学习动力。

3、如何缓解学习压力:明确学习的意义,培养学习的兴趣,是我们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了解学习压力,学会正确对待压力,学会将压力化为动力。

4、导致考试焦虑的原因有哪些:面临的考试很重要,或者考试难度过大;他人、自己的过高要求超过了个人的实际能力;仅以考试的成绩来判断个人的价值。

5、适度的焦虑体现了我们对考试积极认真的态度,但过度的考试焦虑,则会干扰我们的学习,对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我们要克服过度的焦虑,从容面对考试。

6、从容面对考试:要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要实事求是地调整自我期望。要增强自身实力。

第三框未来道路我选择

1、生活充满选择,多种多样的选择对我们的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认真对待人生旅途中出现的岔路口,慎重地进行选择。

2、选择的方法和策略:在作出人生选择之前,我们要弄清自己的真实需要,多方面收集信息,学会辨别、筛选信息;还要考虑目标的重要性以及实现的可能性,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最佳选择。

3、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选择。我们要有勇气自己做出选择,并且为自己的选择担负起责任。

4、学会自己做出选择,我们才能做自己的主人,才能在作出合理选择时,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或者在作出错误的选择时,从中吸取教训,提高选择能力。

第四框拥抱美好未来

1、人类进入21世纪,知识门类激增,大量的边缘学科涌现,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信息化特征明显。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一个更注重开发人类自身的资源、潜力与价值的时代。所以说21世纪对我们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2、新世纪需要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只有具有创新精神,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开辟新天地。具备团队精神,才能更好地施展个人才华,实现自身价值;才能更好地发挥团队的创造力,形成文明和谐、团结高效的集体,推动社会进步。

3、新世纪需要我们终身学习,终身学习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终身学习,能使我们克服工作中的困难,解决工作中的新问题;能满足我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能使我们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还能充实我们的精神生活,不断提高生活品质。终身学习既是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4、终身学习要求我们珍惜在学校的机会。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增强了获取知识、自主判断与选择的能力,确立了终身学习的观念,养成了主动力学学习、持续学习的习惯。

第四篇: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1有理数

课题:1.2.1 有理数

第五篇: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4绝对值

初中数学资源网新人教版七上教案

课题: 1.2.4绝对值

第 1 页 共 3页

第 2 页 共 3页

第 3 页 共 3页

推荐相关范文: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2数轴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之整式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整式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之角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之有理数的乘除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此文共13909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