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工程赴京考察报告

时间:2024-10-22 17:13:49
名师工程赴京考察报告[此文共3367字]

名师工程赴京考察报告范文

今年4月有幸参加了广州市百千万名师工程赴京考察的活动,为期三天的学习给我带来不少的冲击。

这一行,我们36位学员一起走进了一所学院——北京教育学院;认识了三位大师——李方院长、李晶教授和陈琳教授;三所小学——方家胡同小学、首师大附小、海淀区民族小学。通过参观学校,我们感受到各校不同的特色、风格和孩子们不同的气质表现。北京,的确有它独特的一面。

在教育学院的一天半时间里,我们认真聆听了李方院长和李晶教授的讲座,又与人文学院的陈琳教授进行了坦诚地交流。

第一位——李方院长

李院长的讲座题为“教育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他主要从时代对教师的要求以及关于教育创新的思考,谈自己对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的思考,重点就“多元智能——从心理学到教育科学的实践和应用”谈了自己在国外收集的一些案例,从而提出要在学情分析中确定智能因素,在教学设计中的体现智能轨迹,更倡导教师要为理解而教,谈到多元智能的切入、启发与深度思考以及对个性化学习与多样化教学达到教与学的契合的方式。

李方院长的讲座中谈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认为,当今的教师个体要成为终身学习者,能够进行复杂的思维,做有思想的人。让我想到最近读到的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这本书,书中也要求我们教师要有独立思考能力和怀疑精神。的确,只有教师的思想独立了,才能教会学生用智慧去怀疑,去判断,去立论,去创新!“只有用思想才能滋养丰富的心灵和厚重的人格。只有教师的思想光明才能烛照出学生的精神灿烂,只有教师的情感高尚才能熏陶出学生的高尚情感,只有教师的心理健康才能培育出学生的健康心理,只有教师的人格伟岸与厚重,才不会导致学生的人格猥琐与浅薄。”

就教学而言,我们的目标就是发展学生的智能,那么究竟智能包含哪些内容经常没有正面的给以回答.所以对智能的界定成为我们从事教学的起点。李院长的讲座讲述了多元智能理论,同时通过大量的国内外案例,分析了基于多元智能培养的教学策略。给我的启发很大,对我们提高教学设计的针对性有很大帮助。通过学习,使我自己对提高学生的多元智能的.培从下意识变为了有意识.今后可以用这一理论审视自己的教学设计.检查自己设置的问题,设置的环节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多元智能的开发。

第二位——李晶教授

李教授的讲座题为“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要点”,她的讲座结合一个个具体生动的生活实例和教学实例,详细解读了教学设计方面四条标准和教学实施方面七条标准。重点对正确理解教材和实证分析学生情况进行了剖析,并给出了具体可行的策略,使教师们对一些综合、模糊的概念有了清晰的认识。李教授丰富的知识内涵、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老师们强烈的感染与深深的感悟,引发了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深入思考。

在听完李晶老师的讲座后,我收获良多。整个讲座结构严谨,逻辑清晰。对我感触比较深的是在讲有详细案例的那几条结果指标的时候,尤其是在讲要实证的分析学生的情况下的两个结果指标的时候。一条是:分析学生学习新知遇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关系。另一条是: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其中说到皮亚杰的“同化”“顺因”理论时讲了一个故事,就是鱼,青蛙和牛的故事。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像是青蛙老师,虽然对知识的讲解和表达非常的清晰和正确,但学生依然会形成错误的偏离事实的认知或技能,这就是我们对具体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特点缺乏足够的了解。还有我们经常在自己讲的很清楚学生却不能正确掌握时总容易把原因归结为学生的原因,常说,我都讲的这么清楚了,你们还是不会,真是笨死了。其实是自己对学生的认识没有具体化。说到底还是教学设计的问题。

第2篇:名师工程赴京考察报告

的名师工程赴京考察报告范文很有深度,希望可以助您一臂之力。

赴京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各位领导,个位同仁: 大家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学员感谢市教育局和教研院的领导为我们提供的每一次学习考察的机会,聆听名家大师的报告,他们深邃的思想,全新的开放式的教育理念,不断撞击我们的灵魂深处,使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的信念是什么。

当我们走进北京十一学校分校,初步了解分级课程改革的实施、以学生健康发展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家校合作的深入研究,还有一些耐人寻味的教育理念,如引导学生“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特别李希贵校长的一些关于教育、关于社会责任等方面的阐述,“什么是真正的教育?教育,就是发现和帮助,就是激发,就是发现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找到人生的方向,并朝着这个方向坚定地走下去。”“当我们能够排除干扰,从容淡定地在校园里春种秋收,我们才有可能拿出真材实料,用自己的智慧影响别人,改变教育,甚至改变世界。当然,我们并不一定在乎这些东西一定要打上自己的注册商标,只要它影响了社会,确有成效,我们就履行了自己的社会责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真正的

教育需要面对真实的学生”。所有的理念诠释了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教育的信念应该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渡过自己的一生,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把孩子们当做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让校园充满民主、平等,让老师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呼吸。为了实现这一理想,李希贵校长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从在高密四中实行的“四制改革”(校长责任制、教师聘任制、结构工资制和岗位目标责任制)到高密一中的教师聘任制的改革,再到潍坊教育局局长时的体制改革、权力下放、“职级制”校长管理,再到北京十一学校的管理,无一不透露出一位教育者通过大量的阅读、思考,引起思想的变化,能力的提升,眼界的高远。他是这样说的:“我的读书生活更多是为了擦亮教育的第三只眼睛。

2013年我有幸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的赴清华大学校长高级研修班的学习考察,清华附小的窦桂梅校长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那永远不老的容颜,集语文特级教师、教育专家、名校校长的三重身份,聆听她细腻而感人的报告,她所提倡的“主题教学“,以及她所坚持的“以人为本”和“以创新为生命”,形成的有理念、有思想、有特色、有个性的教学思想品格。

不管是做教师,还是当校长,她始终过着白天做校长,晚上做书生的生活,她将阅读当做一种修炼,从中汲取前行

和超越的力量。2014年9月,窦校长带领语文团队获得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我们大家熟悉的魏书生曾这样说过:“对于一个教育工作者而言,读书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意义是:不读书的教师会沦为简单的劳动力,而一个简单的劳动力想得到人们的尊重则是很难的。”

张云鹰,深圳市宝安区西乡中心小学校长,教育部特聘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全国知名校长。她曾说:“如果你要看一个人能不能成为名教师、名校长,你要看他八小时外的努力。他的闲暇时间用在哪里,他的成功就在哪里。

外出学习考察的学校越多越能深切地感悟到,校长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对于一个学校是多么地重要,校长要想做教师精神的首席,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就要坚持以读书为修炼,探寻教育的支撑。在即将到来的齐市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我们所有的校长依然前行在路上。

虽然我们的硬件设施、理念前瞻性和所考察的学校有着较大的差距,但我们齐市的教育也同样大有作为,仅就我们学校而言,我们始终本着简单、高效、务实、不张扬、不抱怨、不放弃的原则,围绕着提高教学质量这个核心,高效课堂构建这条主线,狠抓教师梯队建设,本着全面育人的原则,大力抓好社团建设。

(一)探索中求实效

我们在探索课堂高效中,实施了“83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即:8个导学流程,3个文案,5个主人标准。同是,又将五个主人标准细化成10个具体要求。目前,从实施的效果来看,课堂上学生真正动起来了,活动起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得到全面培养,而且教学成绩也有较大幅度的提升,近几年我校连续多年荣获区多项中考奖励。同时,我们也清楚高效课堂的打造仍是今后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一项工作,因此我们还要常反思,不断完善。

(二)育人中抓特色,艺体社团活动蓬勃开展。 结合学情、校情,以适合每一位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鲜明的个性化办学特色,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成立了合唱社团、舞蹈社团、美术社团、军乐社团、藤球社团,让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彰显学生个性,从而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

几年来,艺体社团活动结出了累累硕果。经典诵读、红歌大合唱、舞蹈声乐比赛、军乐比赛、艺体特色展示、健身操大赛等分获市、区一等奖。藤球比赛连续多年荣获全国集体、单项前三名,为上一级院校和国家队培养和输送了人才。

(三)砺练中见成长。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基,动力之源。通过学习考察,我们看到了一些优秀学校都从教师实际出发,积极开展校本研修,制定各类业务学习、反思、交流、

评价、奖励的制度和措施,形成了完整的教师研修机制,促使教师研修制度化、常态化,实现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在工作中,我们对全体教师提出这样的理念:没有成绩就没有地位,没有眼界就没有境界。对中层以上的领导提出: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没有能力就没有魅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

各位同仁,面对新形势下的教育改革,特别是我市逐步推行的“校长职级制”改革的到来,我们所有校长都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力争做教师们精神的首席,引领教师们专业化成长,为我市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贡献我们应有的力量。

《名师工程赴京考察报告[此文共3367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